物种概述Summary
中文名:日落澳蟾(拼音:rì luò ào chán);
英文名:Sunset frog;
学名:Spicospina flammocaerulea。
日落澳蟾,于1994年首次在澳大利亚西部被发现,目前生活在澳大利亚西部和南部沿海的湿润沼泽地区,独居。体长29.5-34.8毫米,雌性体大,叫声类似“dadukk dadukk”。
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:易危(VU)
英文名:Sunset frog;
学名:Spicospina flammocaerulea。
日落澳蟾,于1994年首次在澳大利亚西部被发现,目前生活在澳大利亚西部和南部沿海的湿润沼泽地区,独居。体长29.5-34.8毫米,雌性体大,叫声类似“dadukk dadukk”。
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:易危(VU)
体长: 29.5-34.8毫米
身高:
体重:
生命:
食性:
繁殖: 每次产卵81-200颗
习性: 生活在湿润沼泽地区,独居
分布: 澳大利亚西南部
外形特征Description
日落澳蟾背部颜色暗紫色,有的接近黑色,喉咙、腹部、脚爪底面是明亮的橙色,让人联想到在夕阳的颜色,因此而得名“日落澳蟾”,体长29.5-34.8毫米,雌性体大,叫声类似“dadukk dadukk”。
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
日落澳蟾繁殖季节从10月到1月,产卵在浅水坑、开放水域小溪边缘的水生植物的叶片背面,每次产卵数量81-200颗。
地理分布Distribution
日落澳蟾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和南部沿海。